贝克抑郁量表

情绪健康与调节

共21题 · 预计5分钟

量表介绍 开始测试
由 Gemini AI DeepSearch 生成研究报告为您提供了此量表相关研究结果,包含了如何最大价值使用量表的建议。报告内容仅供参考,不应作为诊断或治疗的依据。

贝克抑郁量表(BDI-II)综合研究报告

I. 贝克抑郁量表(BDI-II)简介

A. 起源与发展

贝克抑郁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 BDI)最初由精神病学家 Aaron T. Beck 博士及其同事于1961年开发 1。该量表的诞生基于对抑郁症精神病患者常见症状和态度的临床观察 4,并植根于将负性认知扭曲视为抑郁核心的理论 1。这标志着医疗保健专业人员观念的转变,他们开始从患者自身想法的角度(而非纯粹的精神动力学视角)来看待抑郁症 5。

BDI 经历了数次修订,其中最主要的两次分别是1978年的 BDI-IA 2 和1996年的 BDI-II 2。BDI-II 的修订旨在使其与《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中的重度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诊断标准更加一致 2。这次修订替换了 BDI-IA 中对识别典型重度抑郁症状敏感性较低的四个项目(体重减轻、身体意象扭曲、躯体关注、无法工作),代之以激动、无价值感、注意力难以集中和精力丧失 2。同时,对食欲和睡眠变化的条目进行了修改,以评估这些与抑郁相关的行为的增加和减少 2。评估的时间范围也从 BDI 的过去一周改为 BDI-II 的过去两周,以符合 DSM 的标准 4。

值得注意的是,与最初基于特定认知理论的 BDI 不同,BDI-II 并不反映任何特定的抑郁理论 2。从 BDI 到 BDI-II 的演变,反映了临床心理学和精神病学领域从依赖理论构建向量表转向操作化诊断标准(如 DSM)的更广泛趋势。这种转变使 BDI-II 与当代诊断实践更加契合,但也可能改变了其测量的潜在结构,相较于最初关注认知扭曲的 BDI 有所不同。这可能意味着在诊断相关性和理论纯粹性之间存在一种权衡。

B. 目的与范围

BDI-II 的主要目的是测量青少年(13岁及以上)和成年人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 1。它被广泛用作在不同人群(普通人群、精神病患者、躯体疾病患者)和环境(临床、研究)中筛查抑郁症的工具 1。此外,BDI-II 也用于监测症状随时间的变化,例如在治疗过程中 3。

至关重要的是,必须明确 BDI-II 不是一个抑郁症的诊断工具 3。临床诊断需要由合格的专业人员进行全面的评估。强调“严重程度测量”与“诊断”的区别,对于负责任地使用该量表至关重要。

C. 结构与格式

BDI-II 是一个包含21个条目的自评问卷 1。每个条目对应一种特定的抑郁症状(例如,悲伤、悲观、内疚感、疲劳、丧失兴趣) 3。这些症状涵盖了情感、认知、躯体和植物神经等领域 2。每个条目提供四个陈述句,反映症状严重程度的递增,评分范围为0到3分 5。这种21条目、4点计分的结构使其相对简短且易于管理。

BDI-II 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并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 2。这表明其在实用性和成本效益方面得到了普遍认可 7。然而,这种广泛应用也同时引发了对跨文化等效性的显著担忧,而这一点在实践中常常被忽视。尽管 BDI-II 使用方便,但研究强调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症状表达和解释可能存在的差异 9。研究显示不同语言版本之间存在项目功能差异 8,且最初的标准化样本缺乏代表性 10。这表明,在没有考虑文化细微差别或建立本地常模的情况下 10,普遍应用 BDI-II 可能导致评估不准确 27。

II. BDI-II 的施测与计分

A. 施测

BDI-II 通常由受测者自行完成,大约需要5到10分钟 3。对于有阅读困难或注意力集中问题的个体,可以由检查员口头施测 14。指导语要求受测者根据过去两周(包括评估当天)的感受进行评分 4。该量表适用于13岁及以上的青少年和成人 14。施测的便捷性是其广泛应用的原因之一 2,但自评性质也存在局限性 3。

固定的两周时间框架 4 虽然与 DSM 对抑郁发作的标准一致,但可能无法捕捉所有个体的抑郁慢性或波动性特征。这可能低估了持续性抑郁障碍(心境恶劣)或在该特定窗口之外发生的复发性发作。例如,一个长期处于低落状态的人在相对较好的两周内得分可能低于其典型状态;反之,情境性压力源可能暂时抬高分数。这凸显了单次快照式评估在捕捉长期模式方面的局限性。

此外,虽然可以进行口头施测 14,但这可能引入与自评相比在问题呈现和理解上的变异性。检查员的语调、语速以及可能的解释(或缺乏解释)可能以不同于标准化自读格式的方式影响回答。这引入了一个未测量的变异来源,提示在比较通过不同施测方法获得的分数时应保持谨慎。

B. 计分

BDI-II 的计分过程直接明了。每个条目根据受测者选择的陈述句被赋予0、1、2或3分 5。将所有21个条目的得分相加,得到总分 5。总分范围为0到63分 5。分数越高,表明抑郁症状越严重 5。需要注意的是,某些条目可能有多个陈述句对应相同的分值(例如关于“情绪”的条目) 5。这种简单的计分方式促进了其在临床和研究中的应用。

III. 解读 BDI-II 结果:理解抑郁严重程度

A. 标准分界值与严重程度分级

解释 BDI-II 分数通常依赖于既定的分界值,将总分与不同的抑郁严重程度联系起来。尽管不同来源可能存在细微差异,但广泛接受的分界值如下:

  • 0-13分: 极少或无抑郁 (Minimal depression) 6
  • 14-19分: 轻度抑郁 (Mild depression) 6
  • 20-28分: 中度抑郁 (Moderate depression) 6
  • 29-63分: 重度抑郁 (Severe depression) 6

下表总结了常用的 BDI-II 分数解释,并指出了文献中存在的其他分界范围及其关键含义,为使用者提供清晰的参考。

表 1:BDI-II 计分解释

总分范围 常用解释 文献中其他分界范围 关键含义(综合)
0-13 极少或无抑郁 0-9 5; 0-10 29; 1-4 (PHQ-9 参考 11); <50 T 分 (PROMIS 参考 16) 症状很少或没有,但不排除亚临床问题或其他担忧 6。被一些来源视为正常的起伏 22。
14-19 轻度抑郁 10-18 3; 11-16 22; 8-13 (HADS-D 参考 16); 5-9 (PHQ-9 参考 11); 50-65 T 分 (PROMIS 参考 16) 存在一些情绪困扰,轻度功能损害,但通常能进行日常活动 6。可能受益于自助、生活方式改变、心理治疗 6。
20-28 中度抑郁 19-29 5; 17-20 (临界临床抑郁 22); 21-30 (中度 22); 14-18 (HADS-D 参考 16); 10-14 (PHQ-9 参考 11); 66-75 T 分 (PROMIS 参考 16) 显著的情绪困扰,在社交、职业或教育功能方面可能有明显困难 6。需要临床关注,可能需要治疗,甚至药物 6。
29-63 重度抑郁 30-63 5; 31-40 (重度 22); >40 (极重度 22); ≥19 (HADS-D 参考 16); ≥15 (PHQ-9 参考 11); >75 T 分 (PROMIS 参考 16) 强烈的痛苦感,生活各方面功能显著受损 6。需要立即的临床关注和干预,通常是心理治疗和药物联合 6。需要进行高风险评估 6。

研究和建议中分界值的变异性 2 强烈表明,BDI-II 作为严重程度的连续测量指标或治疗监测中的变化分数指标更为有效,而不是一个用于筛查或诊断的僵化分类工具,尤其是在多样化人群中。多个来源给出了不同的分界值 3,并且评论强调分界值必须根据样本 2 和目的 16 而变化。一些研究基于其信息曲线认为它作为严重程度评定工具优于筛查工具 13。使用它来追踪随时间的变化 3 可以避免固定分界值的陷阱。这表明其主要优势在于量化相对症状水平和变化,而非绝对的诊断类别。

B. 解释中的细微差别与关键考量

解读 BDI-II 分数时,必须考虑以下关键因素和细微差别:

  1. 严重程度 vs. 诊断: 高分表示症状严重,但不能等同于 MDD 诊断;低分也不能完全排除抑郁或其他问题的存在 3。解读需要临床判断和全面的评估 2。
  2. 分界值变异性: 最佳分界值会因人群(如躯体疾病患者、特定文化背景、青少年)和目的(筛查 vs. 严重程度监测)的不同而显著变化 2。不考虑背景而使用标准分界值可能导致错误分类 2。建议制定本地常模 10。
  3. 躯体症状重叠: 在躯体疾病患者中,身体症状(如疲劳、睡眠/食欲改变)可能与躯体疾病本身重叠,从而可能抬高 BDI-II 分数,高估抑郁程度 2。一些建议在医疗环境中使用 BDI-SF(仅包含认知-情感项目)14,或在解释时仔细考虑医疗背景 2。
  4. 共病: 高分可能反映了其他疾病,如焦虑障碍,因为 BDI-II 与焦虑测量指标有显著相关性 2。需要进一步评估以进行鉴别诊断 6。BDI-II 分数与焦虑测量指标之间的显著重叠 2 表明,BDI-II 可能测量的是更广泛的一般心理痛苦结构,而非纯粹的抑郁症,特别是认知-情感部分。BDI-II 与焦虑量表高度相关 2。因子分析通常产生认知-情感和躯体因子 2。认知-情感症状(担忧、易怒、注意力问题)在抑郁和焦虑中都很常见。这意味着高 BDI-II 分数,特别是认知-情感项目驱动的高分,可能反映了显著的焦虑或混合性焦虑-抑郁,需要仔细的鉴别诊断 15。
  5. 自评偏倚: 分数依赖于个体的洞察力和诚实度。可能存在低报(社会期望效应)或高报的情况 3。个体可能难以准确报告症状 3。
  6. 文化/语言因素: 症状的表达和解释因文化而异 6。翻译可能无法捕捉细微差别 14。已有报告指出项目存在偏倚 14。解释需要文化敏感性 6。
  7. 时间因素: 分数反映的是过去两周的情况,可能受到近期事件的影响 6。无法捕捉长期的症状波动 3。对两周时间框架的强调 4 使 BDI-II 对状态性抑郁(当前发作严重程度)特别敏感,但若无重复施测,可能无法有效捕捉慢性或复发性抑郁的特质性脆弱性或长期模式。该工具明确询问过去两周的情况 4,这与 DSM 的发作标准一致 2。虽然这对于追踪急性变化很有用 3,但它可能无法完全代表那些抑郁更持久或以评估时间框架之外的缓解和复发期为特征的个体 3。需要重复测量来理解其轨迹。
  8. 功能损害: 分数越高通常与更严重的功能损害相关 6,但关系复杂,功能恢复通常滞后于症状改善 40。
  9. 自杀风险(第9项): 无论总分如何,只要第9项(自杀想法或愿望)有任何程度的勾选(得分≥1),都必须立即引起临床关注并进行彻底的风险评估 6。

IV. BDI-II 的心理测量学基础

BDI-II 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工具,其心理测量学特性得到了大量研究的验证。

A. 信度

信度是指测量工具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1. 内部一致性: BDI-II 通常表现出很高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alpha 系数一般在0.90左右,不同样本(非临床、精神病、躯体疾病)和语言版本中的范围为0.83至0.96 2。这表明量表中的各个项目能够一致地测量一个相关的潜在结构。与 BDI-IA 相比,同质性的提高可能归因于项目的替换 10。
  2. 重测信度: BDI-II 随时间推移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重测相关系数(Pearson's r)通常在0.73至0.96之间,典型重测间隔为两周 3。这表明在没有显著临床变化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再次施测的分数相对稳定。但有研究指出,部分患者样本缺乏重测信度数据 8。

高信度是 BDI-II 的一个主要优势,表明在一致的条件下,分数是可靠且稳定的。

B. 效度

效度是指测量工具能够准确测量其旨在测量的内容的程度。

  1. 内容效度: BDI-II 的项目经过修订,以符合 DSM-IV 的 MDD 标准 2,与 BDI-I 相比,提高了对 DSM 定义的抑郁症的特异性 8。项目涵盖了关键的症状领域(情感、认知、躯体、植物神经) 3。
  2. 聚合/效标关联效度: BDI-II 与原始的 BDI/BDI-IA 高度相关(r = 0.82-0.94) 7。与其他已建立的抑郁测量工具(如 HAM-D, PHQ-9, CES-D, MADRS)显示出强相关性(r = 0.66-0.86) 3。同时,它也与焦虑测量指标有显著相关性 2,这表明存在共享方差,但也引发了关于其与焦虑区分效度的问题。
  3. 区分效度: BDI-II 与预期关联较小的结构(如酒精/药物使用、慢性疼痛)的测量指标显示出较低的相关性 8。相对于抑郁测量工具,它与其他精神症状(如焦虑)的测量指标相关性不高,支持一定程度的特异性 3。然而,与焦虑测量指标的高度相关性 2 从根本上挑战了其区分效度,表明它可能更好地被概念化为负性情感一般痛苦的测量,而非纯粹的抑郁特异性症状。抑郁和焦虑有许多共同症状(如睡眠障碍、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易怒),BDI-II 包含了反映这些共同症状的项目。这种重叠意味着,如果没有额外的临床信息,该量表可能无法有效区分抑郁和焦虑综合征,限制了其仅基于分数进行鉴别诊断的效用。
  4. 效标效度: 与诊断“金标准”(如结构化临床访谈)相比,BDI-II 在区分抑郁和非抑郁个体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7。然而,最佳分界值因使用的样本和诊断标准而异 2。
  5. 结构效度(因子结构): 大多数因子分析支持双因子结构:认知-情感因子和躯体-植物神经因子(或类似标签,如躯体-情感和认知) 2。一些研究支持三因子模型(例如,认知、情感、躯体 或 负性态度、行为困难、躯体) 13。双因子模型也显示出良好的拟合度,表明在特定因子之下存在一个强大的总体抑郁因子 31。该结构在性别和某些族裔群体中似乎相对稳定,但也存在变异 8。在不同样本中一致发现的双因子结构(认知-情感和躯体)2,尽管一些研究提示三因子模型 13,表明这两个领域代表了 BDI-II 所捕捉到的抑郁体验的核心、相对不同的组成部分。这种结构对解释具有启示意义,尤其是在躯体症状可能混淆的医疗环境中 2。这意味着(即使不是正式的子量表 30)单独分析这些子因子可能比仅看总分提供更细致的信息,例如,区分躯体疾病患者的认知痛苦和身体症状 2。

下表总结了 BDI-II 的关键心理测量学特性。

表 2:BDI-II 心理测量学特性总结

特性 发现 支持性文献片段 关键含义
内部一致性 (Cronbach's α) 通常约为 0.90 (范围: 0.83-0.96) 2 项目测量一个内聚的结构;分数可靠。
重测信度 (Pearson's r) 通常为 0.73-0.96 (短间隔) 3 在无临床变化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分数稳定。
内容效度 与 DSM-IV 标准一致;涵盖关键症状领域。 2 与当前诊断框架相关。
聚合效度 与 BDI-I 及其他抑郁量表 (如 HAM-D, PHQ-9) 高度相关。 3 测量与其他成熟抑郁工具相似的结构。
区分效度 与不相关结构 (如物质使用) 相关性较低;与焦虑中度相关。 3 具有一定特异性,但与焦虑/一般痛苦显著重叠。
效标效度 (vs. 诊断) 对检测抑郁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特异性,但最佳分界值可变。 7 可用于筛查,但分界值需根据具体情况验证。
因子结构 主要为2个因子 (认知-情感, 躯体-植物神经),有时为3个;存在强大的总体因子。 2 多维结构;各因子相对贡献可能因人群而异。

V. BDI-II 的预测能力

BDI-II 不仅用于评估当前症状严重程度,还在预测未来结果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尽管其预测能力在不同领域存在差异。

A. 预测未来抑郁病程与复发

研究表明,较高的基线 BDI-II 分数通常与后续更严重的抑郁症状相关 43。先前的症状严重程度往往能预测后续相同症状的严重程度(连续性路径) 33。治疗后的残留症状,即使低于“临床”分界值,也是复发的已知预测因素 46。BDI-II 分数 ≤ 9 有时被用作缓解标准 47。

此外,特定的认知因素,如绝望感(与 BDI-II 成分相关或通过其他量表测量)26 和悲观的未来导向重复思维 48,可以预测未来的抑郁症状。治疗期间功能失调性态度的改变也与长期的 BDI-II 分数相关 51。纵向研究显示,BDI-II 能够在一段时间内(例如,在青少年中为3年)测量相同的结构,支持其用于追踪病程 32。这些发现表明,BDI-II 分数可以提供关于抑郁可能病程的预后信息,并强调了实现完全缓解(低分)对于降低复发风险的重要性。

B. 预测治疗反应(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

BDI-II 是评估心理治疗(如 CBT, IPT)和药物治疗(如舍曲林)效果的标准工具,常被用作衡量抑郁严重程度变化的主要结局指标 20。分数变化 > 5 分通常被认为具有临床意义(最小临床重要差,MCID) 11。

基线 BDI-II 严重程度对治疗反应的预测作用,研究结果尚不完全一致。一些研究表明,较高的基线严重程度预示着对某些治疗(如 rTMS)的反应较差 45。而其他研究则将基线 BDI-II 作为协变量或预测因子纳入模型,但并未报告明确的负相关关系 44。这种不一致性可能源于治疗方式、患者人群或“反应”定义的差异。这提示我们,基线严重程度本身并非在所有情境下都是普遍的预测因子,不能简单地认为“分数越高=结局越差”。

治疗早期的 BDI-II 改善可以预测整体治疗结局 54。在某些治疗方案中,特定周数达到特定百分比的改善有时被用作调整治疗的决策点 53。人格特质(如神经质预示不良结局 44)、治疗期间的特定认知变化(如功能失调性态度减少预示较好结局 51;自尊提高预示较好结局 46)等因素会与 BDI-II 的变化相互作用,共同预测长期反应。还有证据表明,治疗期间工作/社交功能和人际关系问题的变化,可能根据治疗类型(CT vs. IPT)预测不同的长期 BDI-II 结局 51。

总而言之,BDI-II 是衡量治疗反应的标准工具。其基于基线分数预测反应的能力则不那么明确,并且可能与其他众多患者和治疗变量相互作用。

C. 预测自杀风险与自杀行为

BDI-II 的第9项专门评估自杀想法和愿望 29。研究显示,勾选第9项(得分1、2或3)与未来自杀未遂和自杀死亡的风险显著增加相关 56。并且,评分越高(从1到3),风险越大 56。在一项大型研究中,针对第9项,预测自杀死亡的最佳分界值为≥1,预测重复自杀未遂的最佳分界值为≥2(在敏感性与特异性之间取得平衡) 56。较高的 BDI-II 总分也与自杀意念相关 57。

然而,这里存在一个至关重要的局限性:虽然存在统计学关联,但 BDI-II 第9项(或任何单一量表/项目)对个体自杀完成的预测准确性非常低 26。系统评价强调了风险量表的阳性预测值(PPV)很低,这意味着许多被归类为“高风险”的人并不会死于自杀(假阳性率高) 26。大约60%最终死于自杀的人在早期的评估中并未表达自杀意念(敏感性低) 59。

因此,强烈建议将 BDI-II 第9项仅用作初步筛查,以触发全面的自杀风险评估,而绝不能作为独立的预测工具 26。临床判断和对多种因素的综合评估至关重要 26。在这个领域滥用 BDI-II 分数是极其危险的,统计关联不等于可靠的个体预测。

D. 预测功能损害与长期结局

较高的 BDI-II 分数通常与工作、社交生活和日常活动等领域更严重的功能损害相关 6。抑郁严重程度(由 BDI-II 测量)与较低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有关 61。

一个重要的发现是,功能损害的恢复往往滞后于抑郁症状的改善 41。即使症状减轻,功能问题可能持续存在,而受损的功能(社交、家庭、躯体)又与未来复发的风险增加相关 41。这意味着,仅仅依赖 BDI-II 分数(衡量症状严重程度)来判断康复或结束治疗可能是不充分的,甚至可能为时过早。评估功能与症状同样重要,对于判断长期预后至关重要 40。

在特定人群(如创伤性脑损伤 TBI、癌症、慢性疼痛、多发伤)的研究中,BDI-II 分数与功能结局或生活质量之间存在相关性 40。例如,在乳腺癌患者中,疲劳能预测随后的抑郁(用 BDI-II 或 HADS-D 测量) 33。对负面评价的恐惧、疲劳、注意力问题、情绪改变和分离症状与18个月内的功能损害密切相关 40。

纵向研究甚至表明,在某些医疗人群中(如乳腺癌诊断中心的患者),BDI 分数可以预测长期的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 63,尽管其机制可能很复杂。此外,治疗期间特定因素(如工作/社交功能、人际关系问题)的变化,可以根据治疗类型的不同,预测长期的 BDI-II 分数 51。

BDI-II 的预测能力似乎对近期结局(如短期症状病程、治疗期内的反应)比对远期、低基线率结局(如自杀完成)更强。当与其他临床或过程变量(如绝望感、人格、早期变化、功能测量)结合使用时,其预测效用通常会增强 44。这表明 BDI-II 捕捉到了图景的重要部分,但对于复杂的长期结局,需要将其整合到一个更广泛的预测模型中。

VI. 重要考量与局限性

在使用和解释 BDI-II 时,必须认识到其局限性以及在特定人群和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问题。

A. 在特定人群中的应用

  1. 躯体疾病患者: 抑郁的躯体症状与躯体疾病本身的症状之间存在显著重叠,这可能导致分数虚高 2。因此,需要谨慎解释,并可能需要调整分界值 2 或使用认知-情感子量表/BDI-SF 14。针对多种躯体疾病(心脏病、肿瘤学等)已有验证研究 2。必须考虑具体情境 67。
  2. 青少年: BDI-II 可用于13岁及以上青少年 14。然而,其常模主要基于成人 14。心理测量学特性(如因子结构)可能与成人略有不同 14。针对多样化青少年群体(社会经济地位、族裔)的研究有限 14。一项研究支持其在青少年中3年的纵向测量不变性 32。但仍需警惕因分界值可能导致的过度诊断风险 14。
  3. 物质滥用者: BDI-II 在该人群中显示出内部一致性,但平均分高于其他临床样本,提示需要针对该人群制定特定的常模/分界值 42。三因子模型拟合良好 42。
  4. 老年人: BDI-II 已在老年人研究中使用(例如,>50岁 66;>60岁 44)。一项研究认为其适用于年长的非裔和波多黎各裔受访者 35。

B. 文化与语言因素

BDI-II 已被广泛翻译 2,但跨文化等效性是一个重要问题 8。症状的表达方式因文化而异 6。例如,西方文化可能更侧重心理(认知)症状,而东方文化可能更侧重躯体症状 27。不同国家(芬兰、挪威、墨西哥、日本等)的人群在具体项目得分上存在差异 9。

原始的标准化样本缺乏多样性(主要是白人) 10,因此建议制定本地常模 10。翻译质量和语言的细微差别会影响分数 14。一些西班牙语使用者在理解作答形式上存在困难 14。双语者根据使用的语言不同,得分可能也不同 14。

一项比较白人和非裔美国学生的种族偏倚研究未发现偏倚证据 35,但鉴于历史上测验标准化的问题,仍需谨慎 35。另一项研究认为 BDI-II 适用于年长的非裔受访者 35。一些研究显示,在学生样本中,因子结构在不同族裔间具有不变性 8。

总之,在解释 BDI-II 分数时必须考虑文化因素 6。假设普遍等效性是有风险的 27。

C. 一般局限性

  1. 非诊断性: 不能替代临床诊断 3。
  2. 自评性质: 依赖患者的洞察力和诚实度;易受反应偏倚(低报/高报)影响 3。
  3. 症状重叠: 症状与其他疾病(躯体疾病、焦虑)重叠 2。
  4. 范围有限: 仅关注抑郁症状,未全面评估其他因素,如家族史、遗传、更广泛的功能 3。
  5. 静态测量: 评估的是过去两周,可能无法很好地捕捉慢性或波动性特征 3。
  6. 表面效度: 项目明显与抑郁相关,使得伪装/偏倚更容易 14。
  7. 滥用可能: 在非临床环境或缺乏适当背景的情况下,存在误解风险 6。
  8. 版权/成本: BDI-II 受版权保护,需要购买 2。

反复出现的主题是需要调整分界值并考虑背景(医疗、文化、年龄)2,这从根本上削弱了 BDI-II 作为实践中普遍标准化工具的理念,尽管其施测和计分是标准化的。这意味着其解释需要显著的临床适应。原始分数的含义高度依赖于情境,将负担从“标准化”工具转移到了临床医生的适应性解释技能上。

此外,与自评偏倚、症状重叠和文化因素相关的局限性共同表明,BDI-II 分数应被视为临床对话的起点,而非对患者内部状态的客观、确定性测量。分数本身是一个需要探索的指标。高分引发了对其原因的疑问(是真正的抑郁?焦虑?躯体症状?文化表达?报告偏倚?)。低分则引发了对可能低报或时间框架是否错过了关键症状的疑问。分数是启动评估过程,而非终结评估过程。

VII. 个人自助手册与寻求支持

本部分旨在帮助理解 BDI-II 分数,并提供寻求专业帮助和利用自助资源的指导。

A. 结合背景理解您的分数

回顾前面提到的严重程度分级(表 1),但请记住,这些只是指导方针,并非诊断结论 3。解读分数时,务必考虑个人情况:近期的压力事件、躯体健康状况、文化背景等 6。

特别注意: 如果第9项(关于自杀想法)得分不为0,无论总分如何,都表明需要立即寻求专业帮助 6。

B. 寻求专业评估与治疗的指南

  1. 何时寻求帮助:
    • 强烈建议在分数处于中度至重度范围时寻求帮助 6。
    • 无论分数如何,如果感到显著痛苦或功能受损,也应寻求帮助。
    • 如果存在任何自杀想法,寻求帮助是必要且紧急的 6。
    • 即使分数处于轻度或临界范围,如果症状持续存在或令人困扰,也值得与专业人士讨论 3。
  2. 联系谁:
    • 可以从初级保健医生开始,他们可以进行初步筛查并转介。
    • 直接联系心理健康专业人士,如心理学家、精神科医生、执业治疗师、临床社会工作者。
    • 查询当地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或社区心理健康中心 69。
    • 如果是学生,可以利用大学咨询中心的服务 70。
    • 通过保险公司获取承保范围内的提供者名单 69。
    • 雇主可能提供员工援助计划(EAP) 70。
  3. 评估过程:
    • 全面的评估不仅仅依赖问卷分数,还包括临床访谈、了解个人史、以及可能使用的其他诊断方法 6。
  4. 治疗选择:
    • 根据严重程度和个体需求,治疗可能包括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 CBT、人际关系疗法 IPT)、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或联合治疗 6。

C. 基于证据的自助策略(基于一般心理健康原则)

虽然 BDI-II 不直接开出“自助处方”,但与抑郁筛查相关的资源通常会推荐以下一般性策略。这些策略通常在专业支持下效果最佳。

  1. 认知行为技巧(自我指导):
    • 识别和挑战负性自动思维(基于 CBT 原则,该原则影响了原始 BDI) 1。
    • 使用思维记录表 73。
  2. 行为激活:
    • 即使在缺乏动力时,也要安排愉快的或有意义的活动 73。
    • 使用计划表 73。
    • 重新参与曾经喜欢的爱好 22。
  3. 正念与放松:
    • 练习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 74、正念练习 71。
  4. 体育锻炼:
    • 运动被持续证明可以改善情绪,减轻抑郁症状 25。
  5. 睡眠卫生:
    • 建立规律的睡眠模式 25。
  6. 社会支持:
    • 与朋友、家人联系,或参加支持小组 68。
    • 减少孤立感 73。
  7. 健康生活方式:
    • 均衡饮食。
    • 限制物质(如酒精)使用 57。
  8. 自我关怀:
    • 为自己安排放松或愉快的活动时间 73。

D. 资源目录

以下资源(主要是美国和英国的例子)可以提供支持和信息。请根据您所在的地区寻找类似的本地资源。

表 3:关键自助资源

资源类别 示例 获取途径/备注 支持性文献片段
即时危机支持 (美国) 988 自杀与危机生命线 电话/短信 988, 在线聊天 (24/7) 68
危机短信热线 发送 HOME 到 741741 (24/7) 68
退伍军人危机热线 电话 988 (按1), 短信 838255, 在线聊天 (24/7) 70
即时危机支持 (英国/其他) NHS 111 (英国) 电话 111 (紧急支持) 73
Breathing Space (苏格兰) 电话 (特定时间) 73
寻找专业帮助 (美国) SAMHSA 治疗服务定位器 在线工具 69
MHA 分支机构查找器 在线工具 69
NAMI 求助热线/地方分会 电话/网站 74
Psychology Today 治疗师查找器 在线目录 70 (通过 NIMH 链接)
寻找专业帮助 (英国) NHS 谈话治疗服务 自我转介或 GP 转介 71
信息与教育 NIMH, MHA, NAMI (美国) 网站 69
NHS, Mind (英国) 网站 71
在线自助项目 MoodGYM, E-couch 网站 74
NHS 在线工具 (英国) 通过谈话治疗服务获取 71
自助书籍/指南 Reading Well (英国图书馆) 图书馆免费借阅 71
Overcoming 系列 (英国) 购买/图书馆 71
NHS 自助指南 (如抑郁症) 在线 73
支持小组 DBSA, NAMI, MHA (美国) 网站/地方分会 69
Emotions Anonymous 等 网站 69 69
Side by Side (Mind, 英国) 在线论坛 71

可用自助资源的数量和多样性 68 可能令人不知所措。有效的指导不仅需要列出资源,还需要帮助个人根据自身需求(严重程度、期望的支持类型——如同伴支持 vs. 专业支持,结构化项目 vs. 信息)进行导航。价值在于策展和引导,而不仅仅是聚合。

此外,负责任地提供资源始终贯穿着一条伦理主线:强调自我评估/自助不能替代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是在中重度病例或危机情况下 3。这一界限对于安全和效果至关重要。任何自助手册都必须强有力地重申这一界限。

VIII. 结论:综合 BDI-II 的作用

贝克抑郁量表第二版(BDI-II)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具有良好心理测量学特性的工具,主要用于测量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

优势:

  • 高信度: 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和重测稳定性,表明其测量结果可靠。
  • 测量严重程度和变化: 有效量化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并对治疗过程中的症状变化敏感。
  • 使用便捷: 施测和计分相对简单快捷,易于在临床和研究环境中使用。

局限性与警示:

  • 非诊断工具: 绝不能替代由合格专业人员进行的全面临床评估和诊断。
  • 解释需谨慎: 分数解释必须结合临床背景、个体因素(如躯体疾病、文化背景、年龄)和潜在的自评偏倚。标准分界值并非普遍适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 症状重叠: 与焦虑症状和躯体疾病症状存在重叠,可能影响分数的准确性,尤其是在医疗环境中。
  • 预测能力有限: 虽然与某些结局(如近期病程、功能损害)相关,但对低基线率事件(如自杀完成)的个体预测能力非常有限。第9项(自杀意念)应仅作为触发进一步评估的筛查信号。
  • 文化局限性: 原始标准化样本缺乏多样性,跨文化等效性存在疑问,需要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应用保持敏感。

应用建议:
BDI-II 在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可作为有价值的工具用于:

  • 初步筛查: 识别可能需要进一步评估的个体。
  • 监测治疗进展: 量化症状变化,评估治疗效果。
  • 辅助临床决策: 提供关于症状严重程度的信息,但不能作为决策的唯一依据。

最终强调:
负责任地使用 BDI-II 的关键在于理解其局限性,并在更广泛的临床评估框架内解释其结果。对于寻求帮助的个体,BDI-II 可以是了解自身状况的第一步,但专业的诊断和个性化的治疗计划至关重要。同时,存在大量资源可以提供支持和指导,包括危机干预、心理健康服务和自助工具。鼓励有需要者积极寻求这些资源。

引用的著作

  1. academic.oup.com,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academic.oup.com/occmed/article/66/2/174/2750566#:~:text=The%20Beck%20Depression%20Inventory%20(BDI,central%20to%20depression%20%5B3%5D.
  2. Assessment of depression in medical pati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utility of the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II - PMC,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3782729/
  3.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 Uses, Reliability, Where to Take the Test - Verywell Mind,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www.verywellmind.com/what-is-the-beck-depression-inventory-5294126
  4.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 | Occupational Medicine - Oxford Academic,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academic.oup.com/occmed/article-abstract/66/2/174/2750566
  5.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 (BDI) - Addiction Research Center,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arc.psych.wisc.edu/self-report/beck-depression-inventory-bdi/
  6. Understanding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 II Scores,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neurolaunch.com/score-bdi-ii/
  7.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II: A comprehensive review,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59630086_Psychometric_properties_of_the_Beck_Depression_Inventory-II_A_comprehensive_review
  8.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Beck Depression ... - SciELO Brasil,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www.scielo.br/j/rbp/a/84pk6g6z4FVyGtkncK4m6XR
  9.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 of depressive symptoms on the Beck ...,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8867877/
  10.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II: a comprehensive review,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www.scielo.br/j/rbp/a/84pk6g6z4FVyGtkncK4m6XR/?lang=en
  11. Table 8, Measures to Test Depressive Severity in 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 - Definition of 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 in the Medicare Population - NCBI,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526364/table/table8/
  12. Comparison of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ies-IA and-II in Psychiatric Outpatients,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abs/10.1207/s15327752jpa6703_13
  13. Diagnostic Utility and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II Among Korean Adults - Frontiers,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www.frontiersin.org/journals/psychology/articles/10.3389/fpsyg.2019.02934/full
  14.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Second Edition | The National Child ...,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www.nctsn.org/measures/beck-depression-inventory-second-edition
  15. Beck depression score interpretation,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assets-global.website-files.com/67577d952e8a57a2c860158c/67fc4c5f72374329ae3ed1e7_50713142521.pdf
  16. Patient-Reported Outcome Measures (PROMs) Descriptions Note: An overview of each tool is provided below for your reference. For -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www.psychiatry.org/File%20Library/Psychiatrists/Registry/PsychPRO-PROMs-Description-Guide.pdf
  17.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 BDI - Tacklit,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www.tacklit.com/assessments/beck-depression-inventory-bdi
  18. www.scielo.br,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www.scielo.br/j/rbp/a/84pk6g6z4FVyGtkncK4m6XR#:~:text=Conclusions%3A%20The%20BDI%2DII%20is,%2C%20content%2C%20and%20structural%20validity.
  19.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II: a comprehensive review,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4402217/
  20.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 (BDI): Uses, Reliability, Where to Take the Test - Mentalyc,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www.mentalyc.com/blog/beck-depression-inventory
  21.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 (BDI) - Bright Pine Behavioral Health,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www.brightpinepsychology.com/beck-depression-inventory-bdi/
  22. How to Use The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 — Talkspace,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www.talkspace.com/mental-health/conditions/articles/beck-depression-inventory/
  23. Depression Assessment Instruments -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www.apa.org/depression-guideline/assessment
  24. Depression screening tools: PHQ, BDI, CES-D, EQ-5D, and more,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www.medicalnewstoday.com/articles/depression-screening-tools
  25. Examining Real-World Evidence of Depression-Related Symptom Reduction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Holistic Lifestyle Intervention,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11562381/
  26. RESULTS - Suicide Risk Factors and Risk Assessment Tools: A Systematic Review - NCBI,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92676/
  27.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and Cross-Cultural Invariance of the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II and Beck Anxiety Inventory among a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Spanish, Portuguese, and Brazilian Undergraduate Students,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10252305/
  28. Depression Screening Tools: 5 Common Types and How They Work - Healthline,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depression/depression-screening-tools
  29. Beck's Depression Inventory,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www.ismanet.org/doctoryourspirit/pdfs/Beck-Depression-Inventory-BDI.pdf
  30.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 II (BDI-II) in family caregivers of children with chronic diseases | PLOS One,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206917
  31.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 (BDI-II) in general and hospital population of Dominican Republic - PMC,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6025862/
  32. Longitudinal Measurement Invariance of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II in Early Adolescents,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6423351/
  33.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Depression, Fatigue, and Sleep Disturbances as a Symptom Cluster in Women with Breast Cancer,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4380836/
  34.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BDI-II in cancer patients. | PRBM - Dove Medical Press,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www.dovepress.com/psychometric-properties-of-the-beck-depression-inventory-bdi-ii-in-can-peer-reviewed-fulltext-article-PRBM
  35. An Examination of Racial Bias in the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II ...,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24050898_An_Examination_of_Racial_Bias_in_the_Beck_Depression_Inventory-II
  36.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II: a comprehensive review,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cdn.publisher.gn1.link/bjp.org.br/pdf/v35n4a13.pdf
  37. INTERPRETING THE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 (BDI-II) Add up the score for each of the 21 questions by counting the number to the - ResearchGate,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S-Beatrice-Ewalds-Kvist/post/Is-anyone-familiar-with-Melancholia-Dimension-in-Beck-Depression-Inventory-BDI-II/attachment/59d62d4cc49f478072e9e6f9/AS%3A273559476211718%401442233069881/download/Scoring+Instructions+for++the+Beck+Inventories%5B1%5D.pdf
  38. BDI-II cut-off scores | Download Table - ResearchGate,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www.researchgate.net/figure/BDI-II-cut-off-scores_tbl4_239591738
  39. Accuracy of Depression Screening Tools to Detect Major Depression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5564894/
  40. Psychiatric Symptom Profiles Predict Functional Impairment - Frontiers,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www.frontiersin.org/journals/psychiatry/articles/10.3389/fpsyt.2019.00037/full
  41. Remission of symptoms is not equal to functional recovery: Psychosocial functioning impairment in major depression - Frontiers,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www.frontiersin.org/journals/psychiatry/articles/10.3389/fpsyt.2022.915689/pdf
  42. A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of the BDI-II in treatment-seeking substance abusers - PubMed,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1516588/
  43. Hostility Now, Depression Later? Longitudinal Associations among Emotional Risk Factors f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 PubMed Central,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2981067/
  44. PSYCHOSOCIAL PREDICTORS OF TREATMENT RESPONSE TO COGINITIVE-BEHAVIOR THERAPY FOR LATE-LIFE DEPRESSION: AN EXPLORATORY STUDY - PMC,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3755101/
  45. Predictive Biomarkers of Treatment Response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 PMC,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10669981/
  46. A prognostic index for long‐term outcome after successful acute phase cognitive therapy and interpersonal psychotherapy for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 PMC,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6587800/
  47. Predicting treatment outcome in depression: an introduction into current concepts and challenges,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9957888/
  48. Future-Oriented Repetitive Thought,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Suicide Ideation Severity: Role of Future-Event Fluency and Depressive Predictive Certainty - PMC,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10315224/
  49. Depression Accompanied by Hopelessness Is Associated with More Negative Future Thinking - PMC - PubMed Central,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11204021/
  50. Risk Factors for Suicidal Thoughts and Behaviors: A Meta- Analysis of 50 Years of Research -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www.apa.org/pubs/journals/releases/bul-bul0000084.pdf
  51. Full article: Does psychological process change during psychotherapy predict long-term depression outcome after successful cognitive therapy or interpersonal psychotherapy? Secondary analysis of a randomized trial,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10503307.2022.2064251
  52. Predicting Optimal Outcomes in Cognitive Therapy or Interpersonal Psychotherapy for Depressed Individuals Using the Personalized Advantage Index Approach - PMC,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4640504/
  53. Clinical Predictors of Depression Treatment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 PMC,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4988398/
  54. Pre-treatment Anxiety Predicts Patterns of Change in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and Medications for Depression - PMC,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3914142/
  55. Initial treatment choices to achieve sustained response in major depres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 - PMC,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8429344/
  56. The Predictive Validity of the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 Suicide Item - PubMed,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6717528/
  57. Beck's Depression Inventory II Suicidal Ideation in Medical Students – Prevalence and Associated Factors,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ijms.info/IJMS/article/view/1434/2108
  58. Suicide and Self-Harm Risk Assessment: A Systematic Review of Prospective Research,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13811118.2021.1938321
  59. Association between suicidal ideation and suicide: meta-analyses of odds ratios,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 BJPsych Open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www.cambridge.org/core/journals/bjpsych-open/article/association-between-suicidal-ideation-and-suicide-metaanalyses-of-odds-ratios-sensitivity-specificity-and-positive-predictive-value/D8A8A76A4AC052EEAF34E7EF44E20013
  60. Predicting suicidal behaviours using clinical instruments: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s for risk scales | Th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www.cambridge.org/core/journals/the-british-journal-of-psychiatry/article/predicting-suicidal-behaviours-using-clinical-instruments-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of-positive-predictive-values-for-risk-scales/607579323D765FF9F36ED1A2D1D45C83
  61. Illustrates the Beck Depressions Inventory II-measured severity of... - ResearchGate,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www.researchgate.net/figure/llustrates-the-Beck-Depressions-Inventory-II-measured-severity-of-depressive-symptoms_fig5_303086406
  62. Association of depressive symptoms with functional outcome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3303089/
  63.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 as a Predictor of Long-term Outcome Among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Breast Cancer Diagnosis Unit: A 25-year Cohort Study in Finland | Anticancer Research,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ar.iiarjournals.org/content/37/2/819
  64. The Impact of Psychological Factors on Outcomes for Spinal Cord Stimulation: An Analysis with Long-term Follow-up - :::::Pain Physician:::::,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painphysicianjournal.com/current/pdf?article=MTkxMg%3D%3D&journal=75
  65. Depression and Chronic Illness: Focus on CKD & ESRD Balwinder Singh, MD - Midwest Kidney Network,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www.midwestkidneynetwork.org/files/depression_and_chronic_illness_focus_on_ckd_and_esrd.pdf
  66. A longitudinal investigation of Aβ, anxiety, depression, and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 PMC,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9174347/
  67. Establishing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for Mental Health Screening Instruments in Resource-Constrained Settings: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PHQ-9 and Key Recommendations,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7484202/
  68. Depression Self-Assessment | Kaiser Permanente,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healthy.kaiserpermanente.org/health-wellness/depression-care/assessment
  69. Finding Help | Mental Health America,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mhanational.org/finding-help/
  70. Help for Mental Illnesses -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NIMH),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www.nimh.nih.gov/health/find-help
  71. Self-help therapies - NHS,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www.nhs.uk/mental-health/talking-therapies-medicine-treatments/talking-therapies-and-counselling/self-help-therapies/
  72. Efficacy of psychotherapy versus pharmacotherapy, or their combination, in chronic depression: study protocol fo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 using aggregated and individual patient data - PMC,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11840898/
  73. Depression self-help guide | NHS inform,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www.nhsinform.scot/illnesses-and-conditions/mental-health/mental-health-self-help-guides/depression-self-help-guide/
  74. Mental Health Resources - Mental Health First Aid,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www.mentalhealthfirstaid.org/mental-health-resources/
  75. Finding Help | Mental Health America, 访问时间为 四月 19, 2025, https://mhanational.org/finding-help

由 Gemini DeepSearch AI 检索互联网资料生成,内容可能包含错误,仅供参考